当前位置: 主页 > 街舞资讯 > 详尽分析中国街舞现状

详尽分析中国街舞现状

时间:2010-05-08 08:33 作者:jiewu8.net 标签: 中国街舞 我要投稿

    中国街舞(HIP-HOP)的现状
    尽管HIP-HOP这个源于美国街头的文化,早已走进了中国当下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,但是他一直以一种隐形的,甚至是矛盾的方式存在。所谓隐形,是指HIP-HOP作为一种舞蹈类型,没有得到应有的艺术上的承认,也没有专门的人进行研究,批评;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了简单的源流介绍,少有人做这种文化的本体研究。hiphop文化,我们大致可以将其视为当下潮流文化的一部分,但是其真正涵盖的内容,其内涵与外延,其文化本质,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盛行原因,却不见专著论述。学者和批评家的缺席,使得街舞这种艺术形式,以及hiphop这种文化现象始终处于面纱之后。

    中国的街舞(包括hiphop文化)由始处于一种奇特的矛盾之中,这一部分是因为街舞(hiphop文化)本身特质造成的,(hiphop文化包含了对主流文化的反抗、诟病、抨击、甚至唾弃,向往自由,而始终与主流保持适度的距离)另一部分,是则是出于大众的误解,因不了解而隔膜。在中国依然有许多人把跳街舞的孩子,当成不良少年,以为街舞文化,就是痞子文化。

    中国街舞文化呈现的矛盾

    考察街舞文化在中国的现状,我们会发现很多诸多有意思的情形:一方面街舞作为时尚潮流的代名词,通过电视广告,明星伴舞,MV演出等,频频出现在大众的面前;一方面大众对这种曝光视若无睹,多数人对街舞的认知还停留在霹雳舞、太空步的阶段,或者干脆把街舞中一个小种类breaking,当成是街舞的全部,而把大量的DANCER默认为隐形,看热闹的人多,而懂得欣赏街舞,会看门道的,却只限于少数圈内人。于是第一个矛盾,街舞的大众潮流性与小众隐匿性竟然奇迹般的结合了。

    第二个矛盾,街舞,既蕴含着大的商业性价值,又始终保持着反商业化姿态。因为时尚,潮流与极具标志特色又个性化的装扮,街舞,一直受到商家热烈的追捧,商业价值非常高。而真正的街舞舞者,对于这种追捧,一直保持着清醒的态度,并适度的远离。一些商业性的比赛和表演,始终只是街舞舞者谋生的手段之一,他们真正看重的,是那些地下性质的圈内小派对,小比赛中自己的表现。甚至作为hiphop文化中的另外一个分支,RAP,如果太过商业化,也是会被圈内人诟病甚至唾弃的。

    第三个矛盾,即是hiphop文化的主流性与边缘性。我们打开电视,发现荧屏上各类歌唱伴舞,从西方到东方,从美国,到日本到韩国,到中国,借用到HIPHOP元素占到80%以上。世界一体化,HIPHOP文化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,成为各类潮流文化中的主打和主流,另一方面,HIPHOP文化以其特立独行,个性张扬的表达方式,对主流文化进行抨击和诟病。反主流的先锋性是HIPHOP文化中核心内容之一,HIPHOP甚至也包含着永远的,对自我的否定,并在自我否定中前行。于是哪怕是占据了主流的地位,HIPHOP文化会自动自觉的自我边缘化。顺便提一句,HIPHOP文化的上述特质,也暗合了哲学世界时下流行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特征。

     第四个矛盾,即街舞的高度艺术性与文艺界极度漠视之间的矛盾.。列夫·托尔斯泰把艺术定义为人类生活的条件之一,以为不应该再将之看成享乐工具。他认为艺术和语言都是人类交际的手段,人们利用语言传递思想,但是利用艺术来传达情感。艺术活动通过感情感染,直接冲击人们内心。在这一点上,街舞具有比其他类型舞蹈艺术更大的优势。他们来源于街头,来自我们日常生活,但是绝对不是日常生活的肤浅表示,而是高度的艺术总结。Speed crew 的阿牙(周任勋)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那就是“舞蹈即是我们的生活。”可能正因为街舞的街头性和平民性,使得一些自以为正统,位居高雅艺术殿堂的舞蹈家、评论家对这个历史并不悠久的舞种及其舞者抱有傲慢与偏见。在中国这种傲慢与偏见尤甚。譬如国内举办了多年的央视,都是放在体育频道播出。体制内,街舞委员,竟然是挂在举重健美协会之下。
 

(责任编辑:蜜蜂)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站内搜索:

视频推荐

放牛娃也有街舞梦
无腿小伙震撼街舞视频
KENKY LA STYLE街舞动
Last For One震撼街舞

舞友们在忙些什么,快加入

舞友论坛

  • 欢迎加入街舞爱好者论坛,和舞友们一起交流。
©2011 街舞吧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406号